• 家庭育兒津貼

  • 2017年中部地區-家庭育兒津貼捉對比較

  • 您在尋找生育津貼及育兒補助的相關資訊嗎 ?


    筆者在此已經幫您整理好全台各縣市,


    生育津貼及育兒補助的相關資訊。


    請見下方文章!


    文末還有禮物要送給爸比媽咪唷~


    0001


    0002


    0003


    0004


    0005


    0006


    0007


    0008


    0009.png


    0010.png  


     

    伊能靜高齡產女育兒苦!驚見頭上「禿了一大塊」感慨這麼說…
    2016-12-23
    分享 Facebook Twitter


    藝人伊能靜2015年嫁給小10歲大陸演員秦昊,今年6月以47歲高齡生下女兒「小米粒」,淡出演藝圈的她,把生活重心放在家庭上,不過仍會在微博分享育兒生活。但想不到在她昨(22)日曬出的照片中,驚見頭上禿了一大塊,她則大方看待此事。

    02

    伊能靜以47歲高齡產女,她開始感受到孩子正在成長,自己卻漸漸老去的徵兆。(圖/取自伊能靜微博/合成)

    伊能靜昨天在微博上曬出一張抱著寶貝女兒餵奶的照片,卻見她的前額髮際線禿了一大塊,她便寫道:「頭禿了一塊,米粒開始張(長)頭髮。」身為高齡產婦的她,十足感受到孩子漸漸成長,自己卻漸漸老去的徵兆,「米粒家庭育兒津貼開始記得爸爸媽媽,自己的記性越來越差。孩子在奮力往前跑,我們倒退。然後有一天,他們活在充滿可能的未來,我們成為記憶中的過去。」

    雖然不是第一次當人母,但伊能靜仍感慨過去她總是自私的疼愛自己,但因為有孩子才了解到,儘管睡眠不足,還禿了頭,但自己其實是有如此大家庭育兒津貼愛去扶養及照顧別人的,讓網友們也能感受到母愛的偉大。感慨完最後還開玩笑對她的醫師喊話,圓盤禿的事是她自己說的,絕對不是被醫師說溜嘴。



    ▼伊能靜微博全文:(圖/翻攝自伊能靜微博)

    2016-12-23_123707
    〈北部〉竹縣「育兒指導員」 明年到府教戰

    字體列印轉寄|plurkshare
    2016-12-21
    〔記者黃美珠/竹縣報導〕新竹縣有不少外地來到竹科上班後成家的小家庭,育兒過程中缺少長輩經驗傳承或協助;越來越多銀髮族也有自己的退休規劃,帶孫兒已經不是唯一選項;再加上不時有虐嬰或管教幼兒不當事件,縣府決定明年開辦「育兒指導服務」,提供有兩家庭育兒津貼歲以下幼兒的一般家庭,或六歲以下弱勢家庭求助。
    新竹縣境內小家庭多,育兒欠缺長輩的經驗傳承協助,明年開辦「育兒指導服務」。圖中人物與新聞事件無關。(記者黃美珠攝)
    新竹縣境內小家庭多,育兒欠缺長輩的經驗傳承協助,明年開辦「育兒指導服務」。圖中人物與新聞事件無關。(記者黃美珠攝)
    縣府社會處說,這個主要協助新手爸媽或弱勢家庭的福利服務,計畫從公益彩券盈餘提撥七十萬元,培訓十五到二十名「育兒指導員」,提供有零到兩歲嬰幼兒一般家庭,或有六足歲以下弱勢家庭申請或透過社工轉介。
    每個家庭所受的指導服務將以每次兩小時為限,一個月最多可申請三次,一家最多只有兩個月的機會。縣府受理評估後,將派「育兒指導員」到宅指導育兒技巧,觀念上的溝通也很家庭育兒津貼重視,避免出現類似十月中發生在竹北的「嬰兒爬天堂路」等管教爭議。
    社會處說,育兒指導員必須要有保母執照,並另外接受嬰幼兒托育服務導論、嬰幼兒發展、托育服務規劃及評估等共九大項、十二小時在職研習課程,還要接受人身安全、溝通技巧這兩項共六家庭育兒津貼小時的課程訓練,目前正在準備招募有志者,計畫明年三月正式上路,預估將可嘉惠三百個家庭。
    幸福城市 桃園/鼓勵生育 祭出重賞
    2016-12-07 02:44:19 經濟日報 記者施鴻基/桃園報導
    市長鄭文燦
    市長鄭文燦
    分享「我願意當開工的市長,而不是剪綵的市長。」桃園市長鄭文燦提及未來的市政規劃,為自己做了定位,他認為許多建設可能要耗費十年、20年時間才能看到,「政績上不一定出得來,但未來市民會感受到」。
    鄭文燦說,桃園升格直轄市的時間晚,所以基礎建設相當不足,他在任內推動多項建設計畫,也希望完成過去未完成的計畫,讓桃園急起直追,顯現直轄市的規模,讓市民都有幸福感。但是除了硬體,在軟體建設上也沒有馬虎。

    「談到幸福,生育津貼、育兒津貼讓年輕夫婦們感受最深。」鄭文燦說,他上任以來,推出多項幸福政策,就是為了落實幸福城市的理念,許多外縣市民眾羨慕的幸福政策,就是生育津貼和育兒津貼。

    他解釋說,桃園年輕夫婦多,生育是很大的負擔,所以他希望透過政策補貼,減輕這些年輕人的負擔。

    鄭文燦表示,為了照顧年輕家庭,生育津貼每胎3萬元,育兒津貼每月3,000元,市府也推動托育公共化政策配合,普設親子館、公托中心,培育更多合格保母,讓照顧幼兒不再成為年輕人沉重負擔,希望讓年輕人敢生小孩,如今桃園市出生人口也不斷正成長。

    「桃園市也要支持青年走入社會的第一哩路」,鄭文燦笑著說,桃園市人口平均年齡只有37歲,市府延續過去「青年安薪.就業讚」的就業獎勵政策,把申請條件從大專院校畢業降到高中職畢業,讓更多人受益。


    分享
    桃園市府率先成立全國首個「青年事務局」,輔導青年就業、創業,設置青創中心,也支持青年參與公共事務,協助職涯發展,讓年輕人可以追求夢想,逐一踏實。

    除了生育、創業和就業,鄭文燦認為實現居住正義也不容忽視。他說,桃園應該是個宜居的城市,市府先前推動租屋補貼,今年又進一步實現社會住宅,「桃園市推動社會住宅速度最快,目前選定十處基地,第一階段將興建4,000戶」。

    回過頭來,他仍不忘最初提及的硬體建設,強調市府從航空城、亞洲.矽谷計畫、鐵路地下化、捷運路網、下水道系統、運動中心、市立圖書總館到市立美術館,都要同步推動,桃園即將迎接建設年來臨,今年總預算首次超過千億,「這些(建設)在我任內不一定能完成,但希望多年後我可以驕傲地告訴大家,我為桃園發展盡過心力」。
    arrow
    arrow

      alian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